Search

銀白髮絲半掩著教授有些風霜的側臉,映照鋼琴有如月光般的沉靜、謙和,對世間萬物閃耀恆久的好奇心。無論何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銀白髮絲半掩著教授有些風霜的側臉,映照鋼琴有如月光般的沉靜、謙和,對世間萬物閃耀恆久的好奇心。無論何時何地,何年何月,總是抿嘴漾起靦腆的笑容,語氣輕描淡寫,處處流露童心未泯的模樣,著實像個不老的大孩子;老掛在嘴上「我想嘗試新的東西」、「我早就想試試這樣做」,彷彿見證愛因斯坦所言:Creativity is intelligence having fun。
⠀⠀⠀⠀⠀
似乎《#坂本龍一終章》呈現的就是坂本龍一一生經歷的種種偶然和必然,將時代的啟發以及環境的影響內化成為創作宇宙,以音樂回應生命,以情感詮釋世界。面對音樂他始終有兩條路,可以選擇停留於既有形式的舒適圈,寫些安全而差異不大的作品;抑或,選擇性地忽視主流市場喜好,只在意是否做出令自己滿意的音樂,專注於於一次比一次濃烈的實驗色彩,一次比一次強勁的反彈與突破。
⠀⠀⠀⠀⠀
他說,自己總是在關鍵時刻選擇困難的道路,無論婚姻,無論創作。
⠀⠀⠀⠀⠀
「我內心可能一直很嚮往那種持久不消失不衰弱的聲音,可以說是相反於鋼琴的東西吧,因為不會消失,像是永恆不滅的感覺。」
⠀⠀⠀⠀⠀
日本左翼評論家吉本隆明曾下了一個註解,他說坂本龍一為「音樂型思考」的人,意即透過音樂去思考、感知、吸收其他領域的事物。音樂之於他是觀看世界的一扇窗,進而以音樂反映原本不屬於音樂的一時代之思想,例如一戰期間的達達主義、一戰後的超現實主義,或廣泛被各領域應用的後現代思潮。
⠀⠀⠀⠀⠀
環境,讓渺小個體與廣闊世界產生無數交集。
⠀⠀⠀⠀⠀
坂本龍一靜靜佇立於畫面中央,彷彿身心安詳自適地徜徉於穿梭山林綠蔭的天籟之音,多變而且純淨;傾聽所有穿林打葉聲,頭戴桶子追逐雨滴的存在,稍縱即逝卻無孔不入;埋頭蹲在白雪皚皚的格陵蘭一角,一方面笑著說自己正在「釣聲音」,一方面震懾於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的微不足道。外界帶給他的影響愈是深刻,其創作動機愈是強烈,創作方向便愈是鮮明。
⠀⠀⠀⠀⠀
對於親手闖出的豐功偉業,教授總是一副雲淡風輕,笑而不語的態度,年歲磨盡銳氣、成見與稜角,凝鍊成了靜水流深。他理解自己的音樂家身分深深受惠於家世背景與成長環境,亦慶幸聰明的腦袋得以於求學階段無往不利,但坂本龍一最終領悟到,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,並不會因此容易一些。
⠀⠀⠀⠀⠀
那雙明眸見識過千山萬水,那身背影投入過無數社會運動,那對充滿靈魂的手仍在黑白琴鍵上試圖勾勒生命的輪廓。自 2014 年罹癌消息傳出,坂本隆一接近死亡的同時,尚未找到明確答案的疑惑變得更加清晰,藉由音樂,他思索愛、思索人性、思索消失、思索永恆,思索我們為何生於這個時代?為何生於名為日本的地方?自己的人生為何會是如此?又,什麼樣的音樂會持續飄揚在百年之後?
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
「因為不知生命何時將盡,我們總以為人生是一口永不乾涸的井。但很多事不會發生太多次,能記得住的更少,你記得幾次童年的午後時光?有些午後住進你的生命,你無法想像少了它會變怎樣。也許這樣的記憶有四、五個,也許更少。你還會看到幾次滿月?也許二十次,然而一切似乎沒有盡頭。」
⠀⠀⠀⠀⠀
  ─ ─《遮蔽的天空》保羅鮑爾斯
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
🎹 全文寫於 釀電影:
⠀⠀⠀⠀⠀
 《坂本龍一:終章》,真正恆久不滅的聲音
  https://bit.ly/2Vf3C7R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Kristin| 東吳中文畢,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,著有《光影華爾滋》,喜愛透過觀影、閱讀探索人與人,以及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。 合作邀約| 寶旭姐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